想象一下,你今年4歲,媽媽帶你去看醫生,要測聽力。當你到了醫院,一位穿著白大褂的醫生把你帶進一個比箱子大不了多少的小房間,然后開始把東西塞進你的耳朵里,并告訴你要仔細聽各種的聲音。
然而,你并不喜歡耳朵里塞東西,因為她把你耳朵弄疼了。
你開始哭鬧。
你媽媽感到很生氣,因為聽力測試需要你保持安靜。測試人員開始唱兒歌、做鬼臉,試圖讓你平靜下來。
等你安靜下來,醫生開始和你玩一個游戲。當你聽到耳機里發出聲音,就把一塊積木丟進桶里。很快,這游戲變得很無聊,你只想趕快離開這個奇怪的房間。
這就是一個4歲兒童做聽力檢測的感受。
孩子不知道測聽將會發生什么,這讓他們感到很可怕。
如果他耳部有炎癥,耳朵很可能是疼的,較害怕一個陌生人碰他的耳朵。
如果孩子提前做了一些準備,了解到聽力檢查會發生什么,這會讓所有人都更輕松。聽力師可以在更短時間內獲得更可靠的測試結果,并避免多次反復測試。
依據兒童的年齡不同,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聽力測試方法,其中有些測試需要孩子的配合。
聲導抗
聲導抗可以檢測孩子中耳功能。測試期間,聽力師會將一個小耳機塞入孩子耳朵,密封外耳道,同時耳機里面會發出測試音,并改變氣壓,檢測中耳的功能狀態。該測試無需配合,適合各種年齡的孩子,測試過程是完全無痛,只需要幾分鐘,孩子只需要保持安靜即可。
耳聲發射(OAE)
耳聲發射可以檢測孩子耳蝸的功能狀態。測試期間,聽力師將一個小耳機插入孩子耳道,耳機發出輕柔的聲音,測試耳朵的對這些聲音的“反應”。該測試無需配合,適合各種年齡的孩子,特別是新生兒和嬰幼兒。測試過程是完全無痛,只需要幾分鐘,孩子只需要在一個安靜的房間里睡覺即可。
腦干誘發電位(ABR)
腦干誘發電位(ABR)可以測量大腦對聲音的反應。在測試期間,聽力師會在孩子頭上貼上電極,并將一個小耳機插入孩子耳朵里,播放嗒嗒的聲音,測量大腦對這些聲音的反應。該測試無需配合,適合各種年齡的孩子,特別是新生兒和嬰幼兒。測試過程是完全無痛,孩子只需要在一個安靜的房間里睡覺即可。
行為觀察測聽(BOA)
行為觀察測聽適合0至6個月的嬰兒。行為觀察測聽通常在隔聲室里進行,請一位家長抱著寶寶,揚聲器播放測試音,聽力師觀察孩子是否有聽到聲音的反應。該測試很難獲得可靠的結果,需要進一步的測試。
視覺強化測聽(VRA)
視覺強化測聽適合7個月至2.5歲的嬰幼兒。視覺強化測聽需要在隔聲室里進行,孩子坐在父母的腿上或自己單獨坐。測試音通過揚聲器或插入耳機播放,當孩子聽到聲音時,就去看發光的玩具或動畫。這個測試需要孩子配合。
游戲測聽(PA)
游戲測聽適合2.5歲至5歲的幼兒。在游戲測聽時,孩子戴著頭罩式耳機或插入耳機。當孩子聽到聲音時,孩子按照指示玩一個游戲,如把玩具扔進桶子,或搭一塊積木。這個測試需要孩子配合。
純音測聽
當孩子能戴著頭罩式耳機并對聲音做出可靠的反應時,就可以進行純音測聽了,通常在5歲以上。在純音測聽時,耳機會發出“嘟嘟”或“嗶嗶”的聲音。孩子會被要求一聽到這些聲音,無論多小,就做出某種反應,如舉手。
言語測聽
對于有一定語言基礎的幼兒,聽力師還會進行言語測聽。聽力師通過耳機輕聲地報出詞語,請孩子重復;或者請孩子指出身體部位,如鼻子、眼睛、耳朵等。這需要孩子安靜地坐著,并通過耳機聆聽聽力師的播報詞匯。
上述有些測試需要孩子的配合,如果在聽力測試之前,父母可以在家做一些訓練,那么可以讓聽力測試更加順利,結果也更加準確。以下是一些方法:
1.孩子在做喜歡的事情時,給他戴上耳機或耳塞,讓他習慣耳朵有東西的感覺。耳機可以播放一些音樂,但聲音不能太大。
2.讓孩子重復你說的話。例如,“說球球,說襪襪,說蘋果”。如果孩子太小,還不會重復的話,問他“你的鼻子在哪里?你的嘴嘴在哪里?”讓他聆聽,并指出。
3.引導寶寶注意環境中的聲音。例如,手機鈴聲響了,就說:“寶寶聽,手機響了,聽到了嗎?”
4.和孩子一起練習“聽放游戲”。你用手遮住嘴,說“嘟…嘟…”,讓孩子每次聽到時都玩一個游戲,例如搭一塊積木。
經過這些訓練,你會發現孩子在聽力測試時有著巨大的變化,孩子會感到更舒適,配合得更好,聽力師也可獲得更可靠的結果。這意味著聽力圖會更準確,助聽器調試也會更加精準,助聽效果更好。
文章轉自:戴瑞邦 聽力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