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現父母年紀大了開始耳背,去說服他們做聽力檢查甚至是配助聽器是一件有挑戰性的事情,這個敏感的話題溝通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悅甚至是矛盾,讓父母更加抗拒。怎樣的方式溝通更容易被父母接受呢?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父母的心理,再來一起探討具體該如何做。
【父母排斥談論該話題原因】
不想面對自己衰老的心態
過去傳統的中國父母作為整個家庭的支柱,為子女操勞、傾盡所有,他們處處為孩子考慮,現在卻被告知需要反過來讓兒女付出時間和精力照顧自己。很多父母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,他們不想給子女帶來負擔,因此也不想面對因衰老造成的聽力減退。
大環境造成錯誤認知
很多父母擔心戴助聽器可能會被鄰居、朋友嘲笑耳朵不中用了,不愿意與自己交流。很多人的觀念中仍然覺得戴助聽器會被定義為“聾子”,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,其實和佩戴眼鏡一樣,助聽器只是輔助聽得更好的工具。
勤儉節約的習慣是阻力
勤儉節約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,尤其是老一輩經歷過艱難時光的老人,“勤儉節約”是他們身上的時代標簽。去看病檢查耳朵、甚至購買助聽器在他們看來是一筆并不小的開支,老人們覺得能省則省。
【選好時機側面疏導】
了解了父母內心抗拒助聽器的原因,就可以針對這個話題進行聊天,比如說父母是怕給子女帶來麻煩,那我們可以圍繞“父慈子孝”展開,他們的健康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。
假設父母是怕被別人用異樣目光看待,那可以多給父母科普聽力知識,或是看相關科普視頻,多用身邊朋友或者名人舉例讓他們免除擔憂。
如果父母是擔心助聽器費用,我們應該讓父母知道性價比高的助聽器,費用平攤到每天也不多,卻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生活質量,物超所值。
建議選擇一個放松安靜的聊天環境,讓父母不會有壓力。切記不要單刀直入談論聽力損失本身,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富有同理心的來溝通,以免父母會采取防御心理,不歡而散。
【積極采取行動讓他們看到】
如果和父母的前期溝通還算順利,父母沒有那么排斥,只是還在猶豫不決中沒有拿定主意,記得要采取行動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重視,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。提前了解周圍專業的驗配機構,預約驗配師為父母進行系統的全套聽力檢查,需要時給出建議和支持幫助他們選擇適合的助聽器。